2021年,市城管局在2020年度开展城市管理领域“九大专项整治”基础上,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关于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对标创城工作要求,提高城管工作能力和城市管理标准,努力实现九大提升,加快推动城管工作标准化、精细化、智慧化和法治化“四化”建设。
一、抓思想政治强基础。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严格落实党建工作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确保一手抓党建、一手抓业务成为常态。深入开展理论学习,制定《2021年理论学习中心组计划》,丰富学习内容和形式,通过随机抽点发言的方式检验学习效果。认真落实《准则》、《条例》等一系列管党治党法规制度,进一步增强全局党员干部的“四个意识”,坚定自觉的维护党中央,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加强和规范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坚持“三会一课”制度,保障党的组织生活经常、认真、严肃。切实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坚持公道正派选人用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抓队伍建设转作风。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加大力度支持纪检组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责任,狠抓执纪监督问责。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自治区约法十章。抓好经济责任审计发现问题和2020年市委一届巡察的落实整改,做到举一反三,立行立改、全力整改,吸取经验教训,避免发生重复错误或类似问题,全面防控廉政风险。按照《日喀则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廉政风险防控一览表》,各部门按季度开展分析研判。同时为杜绝执法不公、人情执法等现象,对四个执法中队实施辖区每年一轮换,堵塞廉政漏洞。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坚持常态化的廉政党课工作,严厉查处违纪违规行为。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城管队伍“强转树”工作,组织集中封闭式城管业务和军事训练,突出文明服务,积极引导全体人员树立文明意识,确立“语言得体、语气和谐,态度诚恳”文明标准和明确“主观臆断、盛气凌人、口大气粗”负面清单,不断提高文明素养,加大培养独挡一面的城管业务骨干。
三、抓业务提升强服务。一是在城市规划管理领域有所提升。加强行业市场的规划建设,将集贸市场、汽修城、建材市场等市场建设纳入城市发展规划,打造分类合理、特色鲜明、统一管理、集中经营的各类专业市场。二是在市容秩序管理领域有所提升。总结“所长制”经验,探索“严管街”、“路长制”工作机制,拟将中心城区作为“严管街”,制定管理标准,加大人力、物力、技术投入力度,确保实现立竿见影的效果。积极争取20人左右事业编制,组建城中中队进行常态化监管力量。三是在交通秩序管理领域有所提升。2021年预算物理隔离装备2万米,继续采取“城管+交警”的方式全面规范城区停车秩序,通过微信公众号、官方抖音、现场宣传等方式不断加大《日喀则市区停车场管理办法》(政府令〔2020〕5号)的宣传力度。四是在环境卫生管理领域有所提升。全面调查环境卫生管理情况,准确掌握基础资料(数据),拟定新的环卫管理模式方案,积极组织环卫公司,改进环卫作业模式,逐步实现垃圾清扫,清运,处置更加科学合理,更加符合实际。五是在建筑施工管理领域有所提升。通过市场化建设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工程,强制推进混泥土建筑垃圾指定厂房处置,协调有关部门确定两处渣土(土方)临时堆放点,从源头解决渣土运输,处置难点。六是在环境保护管理领域有所提升。特别在扬尘控制、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置、渣土运输和处置、河道环卫管理等事关生态环境的监管水平和监管成效方面,采取“城管+生态环境局+市场监管”联动执法。七是在农贸市场管理领域有所提升。规范金龙农贸市场、教武场农贸市场经营秩序和环境卫生管理,牵头或协助有关部门积极推进工程机械租赁市场、建材市场、科技路菜市场批发部分搬迁的工作。八是在市政公共服务领域有所提升。结合日喀则实际,推动城市管理服务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需要精准对接,尽快建设完善一批城市发展迫切需要的智慧停车场、农贸市场、环卫保洁等市政等公用基础建设,进一步改进市政维修养护项目管理措施,突出加强城市防涝等抗灾能力,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科学化管理之中有更多获得感。九是在园林绿化领域有所提升。大力引进社会资本,继续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实施公园管理、绿化养护,提高公园、广场日常保洁、设施维护、安全保障、应急管理整体水平,让城市更有序、更安全、更干净。
四、抓平台建设促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关于西藏第七次座谈会议精神,结合日喀则市自身定位,因势而动,推动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型,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首先,要加强依法治理。加大城市管理领域政策研究工作,按计划完成年度立法任务,着手制定调整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处置费用征收方案,完善城管行政审批事项流程和科室之间告知制度。进一步充实完善《日喀则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日喀则市停车场管理条例》《日喀则市洗车场管理条例》《日喀则市违章建筑管理条例》《日喀则市牌匾标识管理条例》《日喀则市市政工程设施管理条例》《日喀则市城市照明管理条例》《日喀则市园林绿化和公园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构建协调高效的“城市综合管理”体系。其次,要推进系统治理。加快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深化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推动落实《日喀则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领域“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推进城市治理的重心下移、职能下沉,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尊重市民对城市发展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提升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能力,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建立健全公众参与城市治理的平台和机制,激发广大市民参与城市治理的主人翁意识。再次,要提升智慧治理。进一步发挥现有数字化城管指挥中心功能的基础上,正式出台或以规范性文件印发《日喀则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办法》,有效提高城管通APP和12319城管热线使用率,通过政府+市场模式,明年完成智慧路灯、智慧停车两项目标。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建立健全与垃圾分类相配套的投放收运体系、处理处置体系、城乡环卫体系与再生资源利用相协调的回收体系和智能环卫体系,确保六县一区的厨余垃圾得到有效处置,建设4—6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利用好垃圾分类宣教基地,大力宣传并严格执行《日喀则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
五、抓责任落实树形象。一是始终坚守安全生产底线。建设全局安全管理及应急指挥综合平台,完善安全生产台账管理和隐患整改督办机制,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强化安全生产的主体监管责任,重点加强局系统内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城区乱搭建、污水处理厂、各大公园、路面作业等领域的安全管理,全力防范安全生产事故。强化行业监管责任,从完善法规、政策、规划、标准、规范、监督管理措施等入手,将环卫、绿化、亮化等行业安全生产工作贯穿到招标条款、合同签订、执行监督的全过程,进一步健全行业领域监管体系。二是不断加强和改进宣传工作。要强化政治意识,把党性原则放在首位,把“讲规矩、守纪律、有底线”作为宣传工作的根本要求;要强化群众意识,摸准市民群众需求,回应市民群众关切,加强与市民群众的互动;要强化阵地意识,抢占舆论高地,大力做好新媒体宣传,提升舆论引导力和传播力;要强化公关意识,注重突发事件的危机管理,注重典型引导,让公众更广泛更全面了解城市管理工作。同时,要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沟通联系,做好建议、提案办理,发展强大社会监督员。三是狠抓全局绩效执行力度。进一步加大工作督查和督办,对纳入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市政府绩效考核项目、市政府民生实事、各级领导交办工作,以及局党组部署的各项重点任务实行100%督办,明确工作时限、责任领导、责任处室和具体责任人。不断完善督查通报、督办等制度,对于未按期按质完成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问责,真正做到马上就办、雷厉风行。